高频RFID技术和UHF RFID技术都是RFID领域重要的技术应用方向。由于频段不同,高频和超高频RFID技术的应用存在显着差异。上海悦然RFID从多个维度、多方面分析了高频RFID与UHF RFID技术的区别。
高频和超高频RFID技术的区别
一、适用范围的区别
高频RFID标签的典型工作频率为13.56MHz,一般为无源。标签与读写器交换数据时,标签必须位于读写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域。高频标签的读取距离一般在1米以内。由于高频标签可以很容易做成卡片的形状,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票、电子身份证、电子锁防盗(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)、小区物业管理、楼宇安防系统等领域。
UHF标签的工作频率在860MHz到960MHz之间,可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两大类。工作时,射频标签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场区域,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耦合。阅读器天线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并唤醒无源标签。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的读取距离一般大于1米,典型情况为4米到6米,最大可达10米以上。读写器天线一般为定向天线,只能读写读写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射频标签。
悦然超高频RFID标签
二、 工作特点的差异
高频标签比超高频标签便宜,节能,对非金属物体的穿透力强。工作频率不受无线电频率规定的限制。最适合水果等含水量高的物体。
UHF作用范围广,数据传输速度快,但相对耗能大,穿透力弱,操作区域不宜过多干扰。它们适用于监控从海港运送到仓库的物品。而且,UHF系统的价格也比较高,一般是高频系统的10倍左右。
悦然FH200高频RFID读写器
三、信号干扰的区别:
HF 和 UHF RFID 系统都非常依赖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通信环境。然而,高频技术的近场感应耦合降低了潜在的无线干扰,使高频技术对环境噪声和电磁干扰(EMI)具有极强的“免疫力”。
UHF采用电磁发射原理有源rfid读写器,因此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。同时,金属会反射信号,水会吸收信号,这些都会干扰标签的正常功能。虽然一些经过技术改进的超高频标签(如Gen2))在防止金属和液体干扰方面具有出色的性能,但与高频标签相比,超高频标签仍然略逊一筹,并有其他方法来弥补。
四、全球标准的区别
国际标准化组织/国际电工委员会于1999年制定了ISO/IEC,15693标准,规范高频射频识别技术的实施。13.56MHz的高频段成为全球有效的国际科学与医学(ISM)频段。在日本于 2002 年 12 月同意使用一致的高频频率后,其功率水平在全球范围内也得到了统一。
UHF标准不太统一,不同国家使用的频率也不一样。欧盟指定的UHF是865~868MHz,美国是902~928MHz,印度是865~867MHz,澳大利亚是920~926MHz,日本是952~954MHz有源rfid读写器,中国等国家还没有给出合适的UHF。频段范围,处于标准缺失状态。上海悦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RFID自动识别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应用,致力于帮助各行业客户简化工作流程、提高工作效率、降低运营成本、实现企业信息化发展。
常见问题FAQ
- 免费下载或者VIP会员专享资源能否直接商用?
-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,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,请勿直接商用。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,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。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。
- 提示下载完但解压或打开不了?
- 找不到素材资源介绍文章里的示例图片?
- 欧资源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