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计算工具理解课程计划的人工教学版本。是一本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,供老师和家长参考学习。
计算工具理解教案第一部分
项目:计算工具的理解
学习目标:
1、让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,对珠算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。
2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。
3、让学生觉得数学无处不在。
学习重点:计算器的使用。
学习难点:键盘操作与显示的关系。
一、自学
查看教科书第23-25页并复习相关资料,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和用途。
1、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,中国古人发明了代数,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。大约在 14 世纪,中国人发明了更方便的( ),至今仍在使用。
2、一个普通的算盘,横梁上有两颗珠子,一颗为();梁下五人,各为( )。计算时,按规定的方法转动算盘即可得到计算结果。
3、拨打号码时,必须先设置(),指定哪个档位是一位数,然后再拨打号码。 (规定从右到左第三档为一位)
4、算盘是靠()算珠子的。
5、17 世纪初,人们发明了计算尺,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。直到 20 世纪中叶,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。
6、认识计算器上各个按钮的名称和功能。
二、合作学习,探索新知识
1、分组学习算盘的理解。
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享收集的信息。小组研究、集体报告:
2、操作与交流,了解计算器的功能
(1)学生互相介绍,了解各种按钮的名称和作用。
(2)掌握计算器在操作中的计算方法
762.32—0.89=32010—8925=
436.8÷0.75=13.6×2.7÷0.75=
145+145+145=138+489=
三、通过测试:
1、判断。
(1),常见的算盘是梁上两颗珠子,一颗代表1。()
(2),算盘上的每个珠子代表5.()
(3),算盘靠梁来数珠子。()
(4),CE键为清屏键。()
(5),ONC键为切换清屏键。()
2、使用计算器。
(1),太平洋面积17967.9万平方公里,大西洋面积9336万平方公里,印度洋7491.7万平方公里,北冰洋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。问:四大洋的总面积是多少?
(2),崇海大桥即将开工建设,全桥3042米,预计投资约600万元。问:每米投资多少?( number 保留为整数)
计算工具理解教案第二部分
教学目标
知识和技能:
让学生轻松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,包括古代的打结等数数方法、简单的数数知识、传统的计算工具——算盘及其计算方法、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、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。
过程和方法:
带领学生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,并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。
情绪、态度和价值观:
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。
教学难
教学重点:认识算盘、计算器等计算工具。
教学难度: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。
教学工具
ppt课件
教学过程
一、引入一个新类
学生知道数学总是离不开计算。为了方便计算,人们发明了多种计算工具。我们在二年级的书《理解1000以内的数字》中对计算工具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,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计算工具。 (写在黑板上)谁能告诉我们我们都知道哪些计算工具?
学生介绍计算工具。
二、介绍古代计算工具,开阔眼界。 (课件展示)
(一)了解微积分
师父:从古至今,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,计算工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。在远古时代,人类有打渔、打猎、采果等劳动的需要。人们用石头、打结的绳索或木棍上的凹口数数。后来,就有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——数筹码。 (板书:数数)
炼金术简介:2000多年前,中国人用炼金术来计算。数字由算术芯片表示,采用十进制,纵横交替使用。个位垂直表示,十位水平表示,百位表示垂直。空格代表零。计算筹码一般用十多厘米长的竹签(也可以用木头、骨头或玉石做成)。使用这些芯片将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排列,代表不同的数字,并进行各种计算。
(二)认识算盘
1、介绍算盘的由来:一千年左右,中国人发明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。早在公元15世纪,珠算就在我国广泛使用,后来传到日本、韩国等国。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,使用方便,特别是在计算大数和大数的加减法时,更加方便。 (板书:算盘)
2、介绍算盘的构成。
(1)算盘各部分名称:
师父: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,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。它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至今仍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。你在哪里见过有人用算盘? (中药房、银行等)
你还记得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吗?让我们来看看。算盘的长方形架子上装有横梁,横梁上钻有几根小棍子,称为锉刀。每颗珠子上都有一串珠子,称为算盘或算盘。普通算盘的横梁上有两颗珠子,每颗代表五颗;梁下五个,每个代表一个。
出示教科书第 24 页的两个算盘:观察差异。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的算盘,有两颗珠子,每颗代表5。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,逐渐演变成右侧,上面有一颗珠子。原因是我国古代用的是16进制,15进1,所以算盘每个档都是15;进入日本后,使用的是十进制,所以算盘上还剩下1颗珠子。一档装置10。具有结构简单、使用方便、特别实用的特点。他更容易计算大数和大数的加减法。
(2)算盘的两个功能:计算和计数。
老师:算盘有两个功能:计算和计数。计算时,按规定的方法转动算盘,得到计算结果。拨打号码时,必须先设置数字,指定哪个档位是一位数字,然后再拨号码。算盘上的每个凹槽代表一个数字。我们选择一个文件为一位数(打个记号),从这个文件向左数,即十、百、千、万,与整数的位数顺序完全相同。当珠子全部靠在框架上时,表示算盘上没有数字。计数时,将珠子拨到横梁上。拨珠时,按数字从高位拨。 (规定从右到左第三档为一位数)你能写出下面算盘所代表的数字吗?
(602 134067 35215862)
(设计意图: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和找资料,所以在课开始的时候,让学生展示他们所知道的计算工具,这样可以传播学生的思维,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。学习。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,重点是让学生介绍使用的打结、算术等方法,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计算工具的开发过程。)
(三)计算尺。
17 世纪初,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。
(四)机械计算器
17 世纪中叶,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。
(五)电脑
1940 年代,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。
(六)对计算器的认识
1970年代,人们发明了电子计算器,并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。只要输入一个问题,计算器就会显示结果,并自动完成计算过程。这是非常容易和快速的。让我们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。 (板书:计算器)
1、功能键介绍:
您可能会发现有很多类型的计算器。这是因为有不同的计算器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。有科学计算器,有最紧凑的计算器……但它们都做大致相同的事情。来看看我们手中的这个计算器吧。
自学,小组交流:你知道计算器键盘上有哪些按键,每个按键的作用是什么? “On/c”键的作用是什么? “关闭”键的作用是什么?
(设计意图:将计算器展示在学生手中,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器的大小、外观和功能,为下一步学习使用计算器打下基础。计算器。并激发探索的兴趣。)
2、使用计算器:
老师:计算器怎么用?
学生介绍使用方法:按“On/c”键:启动显示;输入数字和符号;按“=”键显示结果;再次按“On/c”键清除屏幕。计算器上还有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按键。比如a、%等,也可以用来计算分数等。
3、使用计算器计算。
(1)386+179 825-138
先算一算,这道题是多少?如何估算?如何用计算器计算?
实践:4468+1792 32010-8925
(2)用计算器计算乘除。
先估计多少钱?如何估算?然后用计算器计算一下。
26×39 312÷8
(设计意图:理解计算器,让学生独立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,并在老师的指导下,使用计算器进行四次计算,探索计算规律计算工具的发展史100字,尤其是存储功能键的使用。有趣又难。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,又纠正了学生对计算器的正确态度,懂得如何合理使用。)
4、使用计算器找出规律。
9999×1= 9999×5=
9999×2= 9999×7=
9999×3= 9999×9=
9999×4=
使用竞赛形式独立练习使用计算器。
学生计算并与全班交流。
三、巩固新知识的课堂练习
1、使用计算器计算游戏。
55846+7646= 13027-8934= 66280×23=
6908×37= 111111111÷9= 395412+10589=
2、算一算,找出规律。
111105÷9=__________
9÷9=1 1111104÷9=______________
108÷9=________ 11111103÷9=__________
1107÷9=________ 111111102÷9=__________
11106÷9=________ 1111111101÷9=__________
四、总结改进
老师:计算器的使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,人们发明了电子计算机、(课件演示)台式电脑、笔记本电脑、平板电脑等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类计算工具将变得更加先进,这等待着你们所有人,你们这一代人来实现。
计算工具理解教案第三部分
教学目标
1 知识和技能:
让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开发。向学生介绍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——珠算及其计算方法。让学生了解计算器上各个功能键的作用,并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。
2过程和方法:
带领学生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,并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。
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:
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。
教学难
1 教学重点:
认识算盘和计算器等计算工具。可以轻松使用计算器。
2 教学难点:
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。知道如何观察一些正则数的计算。
教学工具
多媒体设备
教学过程
1 谈话介绍
我们已经了解了数字是如何产生的。随着数字的产生,就会有数字的计算。为了计算方便,人们发明了各种计算工具。询问,谁会向你介绍你知道的计算工具?
学生说话。
2 新知识探索
(一)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
(二)算盘
1、认识算盘
1 上珠表示 5,1 下珠表示 1。
算盘的长方形架子上装有横梁,横梁上钻有几根小棍子,称为锉刀。每颗珠子上都有一串珠子,叫算盘或算盘。
普通算盘的横梁上有两个珠子,每个珠子代表五个;梁下有五个,每个代表一个。计算时,按规定的方法转动算盘即可得到计算结果。
拨打号码时,必须先设置数字,指定哪个档位是一位数字,然后再拨号码。 (规定从右到左第三档为一位数)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各种运算。如今,用算盘进行加减运算就像计算器一样快。
算盘上珠子的移动可以让计算器直观地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。珠子碰撞、珠子与横档碰撞的有节奏的声音,构成了美妙的“计算进行曲”。
2、算盘的作用
算盘上的数字是多少?
计算器从声音中体验计算的乐趣。这些愉悦的感受体现在“三打五二”、“三七二十一”、“劈巴掌拉账”等谚语中。
用算盘算的时候,不仅要用手指移动珠子,还要用眼睛看数字,同时还要动动脑筋。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结合,是提高智力和开发右脑的好方法。有学者指出,学珠算、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。
3、两种不同的算盘:
观察差异。
左边的算盘是一个中国算盘,有两个珠子,每个珠子代表5。
后来,算盘发展到日本,逐渐演变成右侧,上面有珠子。
原因是:原来中国用的是16进制,每15进1,所以每个算盘都是15;进入日本后是小数,所以算盘上还剩下一颗珠子。
(三)计算器
1、认识计算器
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计算机也在不断更新。你知道计算器吗?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。
显示屏、时间键、日期键、清屏键、切换清屏键、存储操作键、括号键、数字键、操作符号键、等号键等
2、你还知道哪些其他计算器或类似的计算工具?
目前,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以执行数十万亿次计算。
3、用计算器计算38+27。
4、使用计算器计算 30×18。
3 巩固提升
1.我国最早使用并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(abacus)。
2.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(计算器)。
3.当今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是(计算机)。
4. 最高位为(十万)位的六位数字;一个十位数字,其最高位为(十亿)位;一个11位数字,最高位为(百亿)位。
5. 数字894 700 000,(百万)位中的4,表示(4)(一百万); 8 在(十亿)的地方,意味着(8)(一百万)。
课后总结
(一)学生总结
你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?你得到了什么? (群聊–小组总结–群际交流)
(二)老师总结
计算器的使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。通过使用计算器,您认为计算器的哪些功能会更好?来看看有没有这个功能的计算器,怎么用,希望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,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。
在黑板上写字
对计算工具的认识
1、计算工具的历史
2、算盘识算盘
算盘的作用
两种不同的算盘
3、认识计算器
相关文章
《对一年级加减法混合教学的思考》:对一年级加减法混合教学的思考 第1部分混合加减法本课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连续加减法。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,安排上基本一致。孩子们每天都有很多课,自查,为什么孩子在美术、音乐、体育课上的表现都不好
《写三位数乘二位数教案》:写三位数乘二位数教案第1部分教学目标:1、按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法两位数 介绍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,并能正确计算。 2、通过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转移,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,培养
“两位数加一位整数十位数教案四舍五入”:两位数加一位整数十位数教案四舍五入第1部分教学目标:1.体验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 通过整数计算法的过程,学生初步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,理解了算术计算工具的发展史100字,并能够正确进行口算。 2. 感受进位加法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张力
常见问题FAQ
- 免费下载或者VIP会员专享资源能否直接商用?
-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,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,请勿直接商用。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,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。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。
- 提示下载完但解压或打开不了?
- 找不到素材资源介绍文章里的示例图片?
- 欧资源网